© XFASTEST 已授權轉文,原文連結
![]() 如果想要選擇一顆由知名大廠推出的電源供應器,並且有個要求就是要具備白色的外殼,以目前來說選擇上確實是相對少了一些,並且主要都集中在定位較高的產品線上。 近期市場上也推出越來越多平價款的內裝白化處理的透側機殼,對於想要選擇一款平價的白色外殼電源的用戶來說,CORSAIR 推出的 CX650F RGB WHITE 就是一個好選擇,外殼上有著黑色和白色兩種選擇,這回我們當然要介紹的是具特色的白色款式,本體上採用全模組化、120mm RGB 風扇、80 PLUS 方面也通過了銅牌認證,同時 RGB 方面也通過了 ARGB 與相容自家的 iCUE 軟體控制,整體兼具外觀與燈效。 產品規格一覽 :
CORSAIR CX650F 一樣也是繼承海盜船的經典黃色外包裝風格,同時下方也有著 Power Play 的字樣,同時在包裝反面也有該產品的詳細參數、轉換效率、輸出能力等性能。
產品內部包含電源供應器本體、模組線、電源線、螺絲、說明書、束帶等配件。
模組化線材與電源線一覽。實際量測線材長度,ATX 20+4 Pin 為 63 公分,PCI-E 兩個插槽分別為 62 與 73 公分,CPU EPS 為 67 公分。SATA / MOLEX 線材則是到第一個接頭為 48 / 53 公分,下一個接頭為增加 11 公分,3-Pin ARGB 線材總長為 85 公分。
電源供應器本體,風扇網子與本體外殼為一體式設計,採用白色噴砂的質感,左右側面也有 Corsair CX650F 以黑色為底的標籤貼紙。
電源後方出風口處具備實體開關與 RGB 燈效切換按鈕、前方模組化線組輸出插座旁有白色字樣標示各個不同的輸出接頭,PCI-E / CPU 輸出皆採用同一種接頭型式,此外也具備一個 RGB IN 插座。
本次評測我們將這款 CORSAIR CX650F 的電源進行拆解,以解析內部用料細節給各位玩家看。 外殼拆解一覽,雖然 CX650F 採用的是 80 PLUS 銅牌架構,但這款電源依然採用高轉換效率電源主流使用的 LLC + DC-DC 的架構,代工廠方面是偉訓代工。
一次側 EMI 位於後方電源輸入孔,內部具備提高效率所需的 Power Integrations CAP200DG CAPZero-2 X 電容放電 IC,相較於一般使用放電電阻並聯在 X 電容上的設計,能夠減少電力必須通過電阻而造成的功率損失。這也是許多高階高轉換效率所必備的料件之一。AC 輸入端 (一階 EMI) 方面具備 2 個 Cx、2 個 Cy 電容與 1 個共模電感。
二階 EMI 位於 PCB 板上,包含 1 個 Cx 電容,1 個共模電感,2 個 Cy 電容,1 個被包於熱縮套的 MOV。
橋式整流器部分採用兩枚 MCC GBU8K 並鎖在散熱片上加強散熱,規格為單枚 800V/8A。
APFC 開關晶體與升壓二極體均鎖在散熱片上加強散熱。APFC 開關晶體型號為兩枚英飛凌 IPA60R180P7,在 Gate 極上有額外套上磁珠,APFC 升壓二極體則為英飛凌 IDH06G65C6。此處另可見 NTC 用以抑制 Inrush Current,位於散熱片另一側綠框處。
CORSAIR CX650F 採用半橋 (Half-Bridge) 架構,因此具備兩枚主開關晶體,均採用 Champion GPT18N50DG,具全絕緣封裝設計可避免灰塵或濕氣累積造成打火或短路的狀況,同樣皆在 Gate 極上有額外套上磁珠。
電源一角的部分為 LLC 電路區,這裡可見 LLC 諧振電感、諧振電容。
二次側採用同步整流 (SR) 與 DC-DC 方案。+12V 採用同步整流控制,+5V 與 +3.3V 則採用位於 Riser Board 上方的元件以從 +12V D2D 轉換出去的方式輸出。LLC 控制器為 MPS HR1001C,同步整流 IC 為 MPS MP6924A 方案。
+12V 同步整流晶體為 4 枚 Nexperia PSMN2R8-40YSD LFPAK 封裝,位於 PCB 板背面。並且透過與外殼連接的導熱膠與正面額外加大的散熱片協助散熱。
+3.3V 與 +5V 採用 Riser Board 上方的元件進行轉換,子板上方均採用固態電容,控制器為 ANPEC APW7073,開關晶體則是每片四枚的 Potens PDD3906,兩片共八枚。-12V 則是一枚 KEC KIA7912PI 負責。
+5VSB 直接自 AC 轉換,採用 Power Integrations TNY290PG PWM 控制器、待機輔助變壓器,並搭配 MCC PS1060L SBR 進行輸出。
子卡上可見電源管理監控 IC 採用 Weltrend WT7527RT,提供 OVP / UVP / OCP / SCP 等保護,並接受主機板發出的 PS-ON 信號與生成 PG (Power Good) 信號,後方另有一枚 IC,由於被擋住型號未知,筆者推測應為控制 ARGB 使用的 IC。
在二次側電容方面,固態電容方面採用 Teapo,電解電容則為 Teapo SC 與日本化工 KZE 的廠牌與系列。
電源模組化接線板上方亦放有數枚電容增進輸出品質。
本次測試使用高階的 I9-10900K 平台。並且搭配 NVIDIA RTX 3080 Founders Edition 顯卡進行測試。以確保能夠達到足夠的功耗。 測試平台: 這次我們將具備電力監測功能的延長線接上電源線,來進行測試。此延長線可同時測得電壓、電流、功率、交流電頻率、Power Factor (P.F.) 值等數值。 量測使用优立得 UT61-E 電表,並使用其附帶的 RS232 Data logging 功能於另一台電腦上記錄數據,以 EXCEL 來製作折線圖表並以 Windows 內置的剪取工具編輯。 測試使用以上配備,使用 AIDA64 Stress FPU + GPU 對整個平台進行負載測試;一開始先以待機狀態量測 2 分鐘,之後運行上述程式 6 分鐘,再關閉 2 分鐘。每次測試總共約 10 分鐘,以觀察電壓變化。
測試結果如下圖。
這回 CORSAIR 新推出的 CX650F,如同前言,可以說是市面上較少數白色外殼的電源供應器,對於想要搭配白化透側的機殼的玩家來說當然是相當適合,尤其是 CORSAIR 本身也出了數款白化透側的機殼,整套組起來相信在信仰方面絕對可以簡單滿足。 本體風扇的部分也具備 ARGB 燈光效果,並且能夠與主機板進行控制與連動,同時在用料方面也採用了高規電源等級的半橋 LLC 與 DC-DC 架構,並且搭配英飛凌與 Nexperia 廠牌的用料,以及具備 CAPZero X 電容放電 IC 與無載 PFC 節能 IC,這些用料都可以說是普遍銅牌等級的電源所不會具備的,輸出表現當然也是相當不錯,負載最重的 PCI-E +12V 的部分僅有最多 1.06% 左右的偏離。 無論是您只是單純喜歡上船的信仰,或是您喜歡白化外殼處理的電源,抑或是你想要有一顆用料與輸出表現都不錯的電源,這回 CORSAIR 帶來的 CX650F 的確是一個好選擇。 |
相關產品: